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一生与书相伴,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独具特色的读书观。通过研究和学习毛泽东读书观,对加快学习型政党建设、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以及促进个人自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先立志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毛泽东的一生读书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艺术、哲学、地理、科学等各个方面。但是,他读书并不是漫无目的、随意而为,而是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的。
一是为国为民,探求真理。在少年时期,毛泽东在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前,就写过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送给他的父亲,来表达自己矢志求学、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还曾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子任”,以示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理想抱负,并将“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
二是立足实践,学以致用。他曾明确指出,精通书本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将读书学习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向全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命题。他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飞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读书贵有恒
读书学习是一条艰辛而漫长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读书人必须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毛泽东在长沙读书之时就曾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来劝诫自己要坚持读书,绝不懈怠。
要谦虚,不能自满。毛泽东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一个人如果自满、自大,就会停止学习,逐渐落后于别人,落伍于社会。只有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才能聚沙成塔,不断进步。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学习求知是永无止境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再次强调了要谦虚谨慎、不能自满自大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迈向先进工业国的过程中,我们经验是有限的,要善于向苏联等先进国家以及向世界各国学习。因此,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团体、一个个人,都必须保持虚怀若谷、勤奋好学的良好态度,时刻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金玉良言。
要有“挤”和“钻”的精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书太难了,看不懂”等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忙”和“难”的问题呢?1939年5月,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特别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再一个问题是看不懂……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
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勇气。毛泽东认为,读书学习无止境,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在延安时期,经常有同志以年龄大为理由,不愿意读书。毛泽东严肃地指出了这种观点的错误,认为“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真正的学问是要在“无期大学”里点滴积累起来的。同时,号召大家都要到“无期大学”里面读书学习。1972年,在书房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毛泽东就曾言及读书早已与其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75年,因眼睛患病,他还专门请一位大学老师帮他念书。1976年9月8日,在他逝世的前一天,全身插满管子,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但是只要是在清醒时,他就开始阅读书籍和文件,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读书须得法
读书方法是学习者理解书本内容、获取书本知识、实现读书目的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毛泽东十分重视读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他曾将方法比喻成“桥”与“船”,他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广采博览。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学遍天下。关于广采博览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读书的范围上,要不限领域广泛涉猎。他曾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正是秉持这种读书理念,他广泛阅读,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为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二是在读书的次数上,经典之书要反复温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经典书籍,尤其是马列著作,毛泽东是常读常新。在延安,他曾讲道,《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读书非常善于思考,他主张要将书本内容和现实社会相联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书中的内容和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要有创造性的发挥,而非“尽信书”。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好“联系员”。毛泽东喜欢读史,尤其是《二十四史》,是他读了一生的书。他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古鉴今,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二是做好“评论员”。他读《聊斋志异》时,认为蒲松龄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所以才能写出如此丰富的鬼怪离奇故事;在读《老子》时,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蕴含着辩证法的思想,告诫人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在读到《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的章节时,他说宋江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和扈家庄建立了统一战线。
勤动笔墨。古人云:“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善于读书者,总是书不离手,手不离笔,手眼并用。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有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读书方法对毛泽东的影响十分巨大,他一生都在践行和坚持。一是内容摘录。在求学时期,毛泽东嗜书如命,在读到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好的文章之时,他总会饶有兴趣地将其抄录下来。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之时,受益良多,特意用毛笔抄录了4000多字的内容。二是符号标记。毛泽东喜欢在读书的时候标记各种符号,如问号、三角、斜线、方框、单杠、双杠、波浪线等等,每个符号都代表不同的意思,反映了他当时阅读时的思想状态。如早年时期阅读的《韩昌黎全集》《伦理学原理》,延安时期攻读的马列著作,都做了各种符号标记。三是文字批注。毛泽东的批注既有对原文的总结、提炼、质疑和评价,也有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独特见解等创新性发展。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他写下了1万多字的文字批注。针对书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概念,他结合我国当时抗战的实际情况,对抗战时期我国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发挥。
(责编:曹淼、谢磊)